最新版《全国医保药品目录》调整结果“发布”。国家医疗保障局3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,此次调整后,共有74种新药进入目录,其中谈判进口的独家药品67种,直接进口的非独家药品7种,包括谈判成功的独家药品。平均降价幅度为61.71%。
记者了解到,117种药品被纳入医保药品清单谈判范围。从谈判结果来看,成功谈判的药物有94种,成功率为80.34%。此外,近年来国家征募平台上临床价值低、可替代性强、采购量小的11种药物已从原目录中调出。
据悉,此次调整新纳入的药物共涉及21个临床组,补充了肿瘤、慢性病、抗感染、罕见病、妇女儿童等方面的药物需求,患者受益广泛。例如,用于治疗淋巴瘤的奥妥珠单抗注射液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甘露钠胶囊、治疗糖尿病的药物smeglutide注射液等。
这一调整使部分目录药品进一步降价,腾出资金空间用于性价比更高的药品,成功实现了药品保护升级。同时,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,取消了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制,扩大了受益人群,大大提高了药品的可得性和吸毒的公平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调整包括7种罕见病治疗药物,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。包括治疗脊髓肌萎缩症的诺辛那森钠注射液,治疗多发性硬化的fampridine缓释片,治疗法布里病的琼脂苷酶α浓缩液注射液。
国家医疗保险局医疗管理司司长黄华波表示,自国家医疗保险局成立以来,《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》已连续4年调整。新增507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同时,一批“僵尸药”等推出了目录。